白帝少昊用百鸟治国

  今天我们讲白帝少昊的白鸟王国的故事。传说在很久以前,有一个聪明美丽的仙女小皇娥,经常乘着木筏荡漾在浩瀚的银河中自娱自乐。有一天。皇蛾又撑着木筏,沿着银河朔流而上。最后来到西海边穷桑树下,这穷桑树巨大无比,它高万丈,树冠覆盖面积数千万丈,枝繁叶茂。它的叶子是红色的,果实是紫色的。据说这棵树一万年才结一次果实,吃了这种果实寿命比天还高。

  皇娥就坐在穷桑树下休息,这时,忽然看见一个英俊的青年从高天上徐徐降下。她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青年,青年面如满月,眸如晨星,浑身上下隐隐地发着光芒。十分潇洒。青年来到皇娥跟前,深施一礼说道,皇娥仙女你好,我是启明星,愿和你交个朋友。皇娥惊奇的问道,你就是启明星?我常常坐在这儿仰望东方的启明星,心里一直在想,这颗星星多亮多美多勤快呀。皇娥说到这儿,连忙收住话头,羞红了脸。启明星听到皇娥夸奖自己也不好意思起来。两人认识后,渐渐的就成了知己。启明星经常依着树,双手抚琴,弹奏出美妙的乐曲,皇娥被这琴声给吸引,会情不自禁的跟着启明星的乐曲轻声唱起歌。

  琴声悠扬,吸引着鱼儿成群结队地游荡过来,花儿们也竞相开放,凤凰在空中翩翩起舞,百灵鸟放开歌喉,为皇娥和启明星伴唱。二人的心越贴越近,双双走上木筏。用桂树的枝条做成桅杆,用芳香的薰衣草做成旗子,捆在桂树上,还刻了一只叫做玉鸠的鸟,摆放在桅杆顶上,以辨别方向。

  木筏就这么顺着银河飘荡,皇娥和启明星依偎在一起,沉浸在幸福的爱情当中。鱼儿撒欢的追逐着木筏,凤凰在这对儿情侣的欢笑声中飞翔。不久,他们的爱情结晶少昊出生了。在少昊出生的时候,天空飞来五只凤凰,颜色各异。它们飞落在上昊氏的院子里,因此少昊氏又被称为凤鸟氏。

  后来少昊担任了穷桑部落的首领。由于穷桑部落的大帝在西边,是西方的代表。西方的代表颜色是白色,所以少昊被称为白帝。这天有一只凤凰飞到了白帝的庭院里,他看到之后喜出望外,便将凤凰奉为族神。他以凤凰总管百鸟,由燕子掌管春天,伯劳掌管夏天,英雀掌管秋天,锦鸡掌管冬天。除此之外,他又派了5种鸟来管理日常事务:孝顺的博古掌管教育,凶猛的鸷鸟掌管军事,公平的布谷鸟掌管建筑,威严的雄鹰掌管法律,善辩的斑鸠掌管言论。另外又有9种候鸟掌管农业,五种野鸡分别掌管木工、漆工、陶工、染工以及皮工这五个工种。因此一到开会的时候,百鸟齐鸣,一时间,莺歌燕语。叽叽喳喳。有轻盈灵巧的麻雀,有五彩斑斓的凤凰,有普普通通的喜鹊,还有引人注目的孔雀。而白帝就根据诸鸟的汇报来论功行赏,讨论刑法。一切都显得那么井井有条。

妹喜、妲己和褒姒,历史上真的是祸国殃民的妖女吗

  只要朝代灭亡,往往把责任归到最后一个昏君身上,从夏、商、周时就如此,只要有昏君,就会有祸国殃民的妖女,夏桀时的妹喜、商纣王时的妲己、周幽王时的褒姒,都是用美色诱惑帝王,玩弄权力,最后使国家灭亡。

  后代往往把朝代灭亡归于她们身上,把她们描写为红颜祸水。一个美女有多大的水平,会把一个朝代灭亡?

  把一个政权的灭亡算到一个女人的头上是欠妥当的,也是有失公允的。事实上,历史上这类女子大多是被冤枉的,美丽并不是错,错的是昏君,何况朝代灭亡原因是很复杂的,是诸多问题积累的结果,积弊厚重难返,昏君也不过是加上了最后一根稻草。

  

  到底谁把她们描写成红颜祸水,最早的历史记载是什么样的?

  一、真实历史上的三个美女

  关于妺喜的史料记载最早出自《国语》:“昔夏桀伐有施,有施人以妺喜女焉,妺喜有宠,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。”

  

  妲己也是记载于《国语·卷七晋语一》:殷辛伐有苏,有苏氏以妲己女焉,妲己有宠,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。

  而褒姒的记载见于《史记》,故事很离奇,也比较长,褒姒是夏朝时龙的唾沫,封存了几百年,宫女沾上而怀孕,怀孕八年生下褒姒。褒姒进宫后不笑,周幽王峰火戏诸侯,西周灭亡。

  

  历史记载上妺喜和妲己着墨很少,看不出有什么突出表现,并且两人的记载惊人的一致,被帝王宠,然后国家灭亡;《史记》对商纣王描写颇多,炮烙、剖比干等。

  只有褒姒不一样,《史记》之前没有发现褒姒的记载,不知道司马迁记载从哪里来?司马迁老先生对褒姒有着先天仇恨,把褒姒出生描写得像妖怪一样,一向严谨的《史记》留下了让人费解的一笔,不知道司马迁老先生与褒姒有什么仇怨,可能是司马迁对褒姒废长立幼的不满,破坏了周朝的宗江制度。

  二、民间流传的三个美女

  

  妹喜不被大家熟知,所以民间没有什么流传,而妲己被大家广泛流传,是因为明朝《封神演义》,《封神演义》的故事大家如数家珍,妲己成了狐狸精,下凡就是引诱纣王荒淫无道,最终将商王朝葬送。

  褒姒也一样,烽火戏诸侯,既然正史《史记》这样写,后世的其它史书肯定不会放过,褒姒就这样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。

  三、是谁丑化了三位美女

  准确地说,到汉朝《史记》中,尧舜禹汤成为圣君的代表,而夏桀商纣周幽王成为暴君的代表,昏君和美女共同被写入了历史,这种说法来源于春秋战国,百家争鸣,为了突出自己的观点,诸子百家们都展开了丰富的想象,编写了诸多故事,为了劝谏帝王,无所不用其极,故事由此而产生,圣君也越来越高大,昏君也越来越昏庸,连带着三位美女一起被丑化。

  因此后世就把夏商周灭亡归咎于三位美女,夏亡以妺喜,殷亡以妲己,周亡以褒姒,其实都是用以向帝王劝谏。

  

  到了汉朝刘向编著的《列女传.孽嬖传》把妹喜、妲己、褒姒事迹编写下来,列为前三名,只是妹喜一直没有被大家熟知,而后两位不断被史学家、文化引用,不断被抹黑,一代代被文人用为劝谏帝王,再加上明朝小说的流行,《封神演义》、《东周列国志》越描写越黑,妲己成了狐狸精,成了祸害商朝的元凶,而褒姒也一样。